文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

念念不忘:这些建筑带世界原居哈尔滨人重回过往

发布日期:2017-12-06

  “也许,再没有哪一座城市如同哈尔滨一样,在百年的历史上,承载了如此多数量外国侨民的“故乡梦”。”

  2017年6月26日,周一,天气晴。

  耀目的阳光放肆地炙烤着下方这片厚重的土地,一如此时哈尔滨人胸中火一般热烈的心情。就在今天,来自世界各地的原居哈尔滨人及其后代77人,聚首在曾让他们魂牵梦绕的“远东故乡”,完成一次跨越遥远时光和辽阔地域的“重逢”。

  时光荏苒,从第一批侨民来到哈尔滨,到今天原居哈尔滨人重聚于此,哈尔滨的老建筑不语,默默见证着百余年的世事沧桑……

  1

  冰城哈尔滨,虽地处塞北,却从未因“去中土甚远”而闭塞粗陋。

  哈尔滨人衣着华丽奢侈,相较于实用性更注重美观,早在20世纪初,他们便吃西餐喝啤酒,住宅中配备现代卫浴、壁炉地窖,洋范儿十足。

  在哈尔滨最繁华的中央大街(原为中国大街),可以找到当时欧洲最流行的各种商贸产品,例如俄国毛皮、英国呢料、法国香水、德国药品、日本棉布、瑞士钟表、印度麻袋等等。

念念不忘 必有回响丨这些建筑带世界原居哈尔滨人重回过往 

  ▲上世纪初,中国大街(现中央大街)上,外国侨民随处可见

  这一切的一切,都源自一条铁路线的穿行而过——俄国人修建的中东铁路把哈尔滨从一个村庄变成一座中西融合,或者说更偏重西化的现代都市。

念念不忘 必有回响丨这些建筑带世界原居哈尔滨人重回过往 

  ▲《中东路铁路管理局》,作者为哈尔滨市手绘达人,原哈尔滨市旅游局副局长孙嘉驹

  中东路铁路管理局,俗称“大石头房子”,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始建1902年,1904年建成,1905年前后3次被大火焚烧,今天保留了1906年重建时的样子。

  2

  中东铁路修建之前,哈尔滨只是松花江畔一个毫不起眼的小村落。1896年,李鸿章代表清廷与俄国签订《中俄密约》,俄国取得在中国东北修建中东铁路的权力,铁路中心位置正是哈尔滨。

  此后的二三十年间,俄罗斯、以色列、波兰、澳大利亚、朝鲜、德国等近40个国家的20余万外国侨民先后来到这片土地,他们就是那些原居哈尔滨人的由来。

  他们曾在这里工作,在这里生活,有的甚至长眠于此;

  他们与哈尔滨人和睦相处,相互支持,与哈尔滨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俄罗斯建筑师仿照莫斯科的城市规划,为这座小城绘制了一份惊人蓝图。他们繁衍生息,大兴土木,与哈尔滨人携手,在这片富饶的黑土地上打造了哈尔滨这座美丽的城市。

念念不忘 必有回响丨这些建筑带世界原居哈尔滨人重回过往 

  ▲中东铁路俱乐部交响乐团进行演出

  于是,自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起,哈尔滨就以“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哪怕经历过文革时期那大拆大建的荒诞历史,如今的哈尔滨依然遍布上百年的老建筑,俄罗斯式、折衷主义风格、巴洛克风格和新艺术风格……

  西方建筑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建筑流派与建筑装饰风格,在这里几乎都能看到原型。

念念不忘 必有回响丨这些建筑带世界原居哈尔滨人重回过往 

  ▲圣索菲亚大教堂:哈尔滨的城市象征

  始建于1907年,位于哈尔滨道里区的圣索菲亚教堂,原为沙俄军队步兵旅的随军教堂,后捐赠给哈尔滨俄罗斯侨民。该建筑由俄罗斯建筑师科亚西科夫设计,是哈尔滨现存规模最大的教堂,也是哈尔滨的城市象征,现为哈尔滨建筑艺术博物馆。

  4

  经过20世纪初期的城市建设,哈尔滨形成新市街(南岗)、埠头区(道里)、傅家甸(道外)、老城(香坊)四个大区,确定了每个区的功能和居住人群,奠定了哈尔滨的基本格局。

  整个城市依据地势设计,北临松花江,南靠马家沟河,注重对区域功能的分隔。

  南岗区居全市的最高点,设计者以东正教尼古拉中央教堂为中心,向西、东、南、北、西北、东北布置了六条放射路面,在其周围安排了一批办公、住宅、商服的网点和配套建筑,形成以中东铁路管理局为中心的行政办公区;

  埠头区则规划为店铺集中的商业区,在如今的十二道街、中央大街、尚志大街等街道上,分布着各式西方古典式建筑或者俄罗斯式商业建筑;

  隔江相望的太阳岛上,建有各式各样的富人别墅,是达官显贵的休闲疗养区。

念念不忘 必有回响丨这些建筑带世界原居哈尔滨人重回过往 

  ▲中央大街旧景

  中国传统的城市街道布局多为“井”字结构,四四方方,正南正北,哈尔滨却与众不同。这里的街道以放射状向四面八方延伸,多条街道汇聚于一处中心,城市中有多个中心区域,如哈尔滨火车站广场、红军街顶端的原尼古拉大教堂。每条街道均以俄文命名,如高加索街(今道里西三道街)、希尔科夫王爵街(今道里地段街)。

念念不忘 必有回响丨这些建筑带世界原居哈尔滨人重回过往 

  ▲中央大街

  中央大街是哈尔滨市很繁盛的一条商业步行街,北起江畔的防洪纪念塔广场,南接新阳广场,长1400米。这条长街始建于1900年,街道建筑包罗了文艺复兴,巴洛克等多种风格的建筑71栋。

  1924年5月,俄国工程师科姆特拉肖克设计并监工,把当时每块价值1银元的花岗岩方石铺在市内最繁华的中央大街上,顷刻间使这里更加高贵典雅。

  4

  高峰时期的20万哈尔滨外籍侨民中,除了俄国人,犹太人在这座城市留下遗迹最多,这些犹太人大多来自俄国境内,苦于沙俄政府在政治和经济上压榨,通过新建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和中东铁路,来到刚开发的新城哈尔滨。

  犹太人移居哈尔滨得到了俄国政府的鼓励,沙皇尼古拉二世曾表示,任何愿意移居“满洲天堂”的犹太人都将得到宗教信仰自由、无限制的商业权利和进入没有限额的学校学习。

念念不忘 必有回响丨这些建筑带世界原居哈尔滨人重回过往 

  ▲马迭尔宾馆:摩登的,时髦的

  马迭尔宾馆现址在道里区中央大街129号,属于繁华的中央大街中段,距离松花江及防洪纪念塔只有步行5分钟的距离,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1901年俄籍犹太人约瑟夫·卡斯普来到了哈尔滨,最开始,他开了个修理钟表的小店,不久经营银器和珠宝,获利丰厚。他预见哈尔滨将会迅速成长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多方筹集资金,聘请一流的建筑设计师,选购欧美各国上等建筑材料,在1906年建成了远东最豪华的马迭尔宾馆,成为哈尔滨第一家涉外旅馆。

  马迭尔是俄文音译,意为摩登的、时髦的,早期是专供东北地区上层人士享乐的场所,也是名流政要驻留哈尔滨的首选下榻地,如宋庆龄、顾维钧等都在此留下足迹。

  新中国成立前夕,马迭尔作为东北地区最高档的宾馆,成为中国*********召集各界名流共商国是的地点,马迭尔迎来了郭沫若、李济深、徐悲鸿、斯诺、沈钧儒、梅兰芳、刘白羽、茅盾、丁玲等人。

  5

  早在1898年,犹太人就开始在哈尔滨定居,这几乎与中东铁路的修建进程一致。

  进入哈尔滨的犹太人,最早是在铁路开筑时随俄国人而来的建筑工程技术人员,随后就是来自俄国、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以及西欧国家的犹太商人。

  俄国十月革命后,又有大批国内犹太人携带资产来到哈尔滨。他们当中有企业家、银行家,也有职员、医生、工程师、作家、音乐家、诗人。哈尔滨的犹太资本迅速强大。

念念不忘 必有回响丨这些建筑带世界原居哈尔滨人重回过往 

  ▲秋林公司:最早的俄商商行

  秋林公司是俄商在哈开办的最早商行之一,原名秋林商行,由伊万·雅阔列维奇·秋林创办。建筑立面造型,集合多种风格的特点,是反映出较强巴洛克特征的折衷主义建筑。

  这座建筑是原犹太萨姆索诺维奇兄弟商会旧址。萨姆索诺维奇兄弟商会是1901—1902年来到哈尔滨开办服装和纺织品的犹太人企业,一战之后俄国对中国东北部的政治经济影响削弱,商会因此陷入困境而破产。1917年,这座建筑被俄商的秋林公司收买。

  到1920年在哈尔滨的犹太人已经达1万余人,大大超过上海犹太社区的规模,哈尔滨一度成为东亚犹太人最大的活动中心,人数最多时有2.5万人。犹太人在哈尔滨的活动主要集中在道里区以中央大街为中心的犹太人社区,但是在道里的其他区域以及南岗、道外都有他们的“影子”。

念念不忘 必有回响丨这些建筑带世界原居哈尔滨人重回过往 

  ▲犹太新堂:东北最大的犹太教会所

  建于1906年的哈尔滨犹太总会堂,也称哈尔滨犹太旧堂。1931遭遇大火,此后对这座教堂进行了改造和扩建,目前此建筑主体仍在,但在1963年底被关闭。

  位于道里区经纬街162号与经纬五道街交角处的哈尔滨市公安局俱乐部,是原犹太教哈西德教派会堂旧址,称犹太新堂,由著名犹太建筑设计师约瑟夫·列维金设计。这里也是哈尔滨犹太公共图书馆所在地。

  6

  犹太人非常注重基础教育和文化艺术方面的培养,哈尔滨最早一批剧场、乐团、音乐学校、报刊出版物都是犹太社区的成员创办发起的,犹太人办学留下的校舍建筑至今犹存。

念念不忘 必有回响丨这些建筑带世界原居哈尔滨人重回过往 

  ▲犹太中学

  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通江街86号,现在的哈尔滨朝鲜族第二中学,即为从前的犹太中学旧址。

  1910年,位于朝鲜族第二中学校址的犹太小学正式落成开学,校舍是一排平房,五年制教育,除了常规课程还教授希伯来语。1916年扩建为中学,费用全部来自哈尔滨犹太人的捐赠,学校修建了犹太建筑风格明显的两层建筑,由犹太设计师约瑟夫·列维金免费设计,尖拱、六角圣星、柱廊和圆形穹隆。

  犹太中学后来迁至道里高加索街,这座建筑后来成为哈尔滨格拉祖诺夫高等音乐学校所在地,培养出以大提琴家鲍斯特列姆为代表的一大批侨民音乐家。

念念不忘 必有回响丨这些建筑带世界原居哈尔滨人重回过往 

  ▲格拉祖诺夫高等音乐学校师生合影

  犹太人在哈尔滨留下了具有欧陆文化特色兼具犹太风格的会堂、宾馆、医院、学校、企业、住宅等建筑。

  穿行在现在的哈尔滨,常常能看到多种文化碰撞和交融的建筑作品,哪些明显是俄国人的手笔,哪些是典型犹太风格大楼,哪些有着欧洲其他人种的文化气息,界限并不那么清晰。

  我们唯独可以知道的是,这些曾居住在哈尔滨的人们,为这座中东铁路上的“奇迹之城”,留下了数不胜数的“建筑奇迹”。

  

文章来源:黑龙江头条 综合国家人文历史、哈尔滨日报及网络   作者:
分享到: 0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信箱Mail :dmhlj@sohu.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dmhlj@sohu.com

关于我们

黑ICP备15006614号 哈公网安备230100020044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证件号 : 黑B2-20160070

黑新网备 许可证编号:2332015001

关注我们
  • 最美龙江微信号

0.125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