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

冬天的回忆:闻一闻那些年饭菜的香

发布日期:2017-11-23

  都说天越冷人越馋,冬天是减肥最难的季节,可是在果菜的养殖和运输并不发达的年代,冬天里的东北人能吃点什么呢?

  寸草不生的寒冬,饿不着的东北人

  因为可以作为秋菜储藏,也可以腌渍酸菜,早年的东北餐桌,最离不开的一样东西就是白菜了。白菜炖土豆、白菜炖粉条、白菜炖肉、白菜炖豆腐、酸菜粉、川白肉、拌凉菜……翻来覆去食材都是白菜。哈尔滨的李女士回忆说:“小时候住的一般都是平房或者老毛子房,采暖都是自己垒火炕、火墙,条件差一点的在家里弄一个铁炉子,把烟囱插在窗外,家家都有煤棚子,供应的青菜少且贵,以吃储藏的菜为主,每家在煤棚子里挖菜窖,在外面挖的则在窖盖上上把锁。平时的菜就是白菜土豆豆腐,只有到春节前后才有蒜苗之类的细菜。”汤原县的曹先生说:“有时把白菜冻在外面,萝卜切成片,有的菜窖不好保存,长得不太成熟的白菜搁园子里冻上,搁水焯完蘸酱吃。再就是腌酸菜,家家好几缸,吃一半后,把窖里的白菜蓄缸里头。”哈尔滨的崔先生说:“百菜不如白菜,而酸菜就是白菜的升级版了,是东北人冬季菜肴的灵魂。

  汆酸菜、炒酸菜、酸菜馅饺子、还有生吃的酸菜心儿。”歌唱家赵景春说:“家家都有大锅,贴一圈饼子,中间做的萝卜汤或炖白菜,好一点的时候放点猪肉粉条,有时候烀土豆。过年过节吃点自己家发的豆芽。冬天绿的东西很少,买点芹菜韭菜,做个土豆挂浆,蒸个肉,就算过年了。平时吃的就是腌咸菜,芥菜樱子、咸豆角、咸葱叶、咸土豆,拌着香油吃。再就是烙发面饼,煎点咸鱼。”冬天的另一重要食材是土豆。赵景春回忆说:“冬天一做饭,热气往外跑,大锅一掀蒸气冒得都看不着人。烧个炉子,上面坐个水壶反复开,冒热气,把土豆皮打掉后在炉子上烤土豆片吃。”曹先生说:“从菜窖里挑麻皮土豆,埋到灶坑里,小孩趴在那等着,一会扒出来看看熟没熟,通红的炉盖子上整一个铁丝编个帘子烤馒头片。

  土豆一下来,粉坊子里就开始做粉条,买冻豆腐,家家买好几板,一到冬天,烀豆馅子,拉磨,整成一团一团的,包粘豆包。”五常的钟先生则隆重推荐了家乡的一大美食:“五常大米出名,其实我认为豆腐我们五常也是全国第一,分大豆腐,干豆腐,小豆腐。大豆腐柔嫩,干豆腐厚道,小豆腐很有滋味,节日宴会各种菜都离不开豆腐的参与,豆腐是五常一绝。

  做豆腐过程很复杂也很有趣,做豆腐的人都汗流满面,脸上却笑嘻嘻的,很享受自己的工作,做豆腐的科学道理也不少。一开始用磨拉,完了放大锅里熬,熬完再放沙布包里过滤,点卤水石膏,再将脑状的豆浆浇在垫有沙布的木框中包裹挤压成为豆腐,整个街上卖豆腐声不绝于耳。”

冬天的回忆:闻一闻那些年饭菜的香 

  东北过年非常热闹,饺子、馒头、炸面鱼儿都是年前包好做好后冻上,从春节开始一直吃下去。“过年请客会杀小鸡炖蘑菇,炒点花生米,杀年猪后用雪埋上再浇水冻上,过年把冰刨开取出来吃。”

  作为边境省份的黑龙江,在饮食上也很有异国情调。其中之一便是咸菜的腌制。“辣白菜,大疙瘩,小辣椒,辣椒酱,受朝鲜族影响,一做做一缸。”李女士说,小时候的哈尔滨,保持着更多的欧式风情。“那时候街面上还有马车,我住马家沟这边,给我家送牛奶的是老毛子,有的时候会带着自己孩子出来,小毛子孩特别漂亮。”

  美食里的东北智慧

冬天的回忆:闻一闻那些年饭菜的香 

  漫长而寒冷的冬天,成了一年中最清闲惬意的季节,这出人意料的结果里深藏着的是东北百姓过日子的勤劳和智慧。冬日美食的来历,概括起来有三种。一种就是在制作方法上下功夫。东北人会在杀年猪的时候灌好血肠,肉类匮乏的年代,东北还有一种特色食物叫油梭子,也叫油滋啦。崔先生说:“我奶说过,素菜满桌,不如一口油梭。它是穷人餐桌上的点睛之笔,什么也不用就,干吃便是神级的享受。”曹先生说:“小时候没有糖,都凭票供应,整点甜菜,把甜菜搽完之后,放水里焯,然后汤熬成糖稀,小孩都蘸着馒头吃。”钟先生说:“五常大米都上交国库,可是老百姓手巧,粗粮细作也很可口。”东北人会晾秋菜,豆角干、茄子干、干黄花菜、干蘑菇、干木耳都是储菜的方法。第二种方式就是利用严寒的天气,东北室外是天然的大冰箱。没有鲜水果,就买冻梨、冻柿子。“还有的人家用洋铁,现在不常见了,做成冰棍的模子,然后自己浇糖水冻冰棍。那时候卖的冰棍真的是冰棍,冰多奶少。”第三种方式就是寻找冬日里一切有生命的美食,冬捕也是黑龙江的特色捕鱼方式。钟先生回忆说:“老百姓自己养鸡鸭鹅狗猪,自己到河里捞鱼,五常山河里的鱼特别新鲜,还可以自制鱼干。”

  餐桌上的时代密码

  餐桌上的今昔对比,会感叹时代的变迁,老东北的餐桌,记录了那个年代的贫瘠,也留下了特有的香气。赵景春说:“小时候盼着过年,因为平时吃的不行,细粮粗粮掺着吃,也就过年有点肉,油水很少。”钟先生说,“办置年货都是按证供应,没法按自己喜好来,买鸡鸭鱼、糖果等都要排队,平均主义搞得挺好,但是限制吃穿的行为也压抑了人性。”那时候食材优点也很突出。 “菜都是农家肥,非常香甜可口,吃着很舒心,不像后来化肥菜,水了吧唧。”

冬天的回忆:闻一闻那些年饭菜的香 

  那个年代,似乎整个冬天都在为食物忙碌,整个东北也因为这种忙碌看上去非常喜庆。“过年的时候要淘黄米,是挺隆重节日般的仪式,过程比较复杂,淘完黄米蒸粘豆包,有能力的人家用大缸冻起来,整个正月全吃粘豆包。”孩子们为这种喜庆气氛增添了一抹亮色。赵景春说:“记得姐姐们吃完猪手,把嘎拉哈拿出来,弄干净了在那玩。”李女士回忆:“哈尔滨很多地方没有下水,人们把泔水泼在街上,果戈里大街这样的地方因为有坡,磨久了,冰面光了,就用打出溜滑的方式走路。那时候天冷,雪后很晃眼睛,我们喜欢在雪地里踩出花瓣,男孩子会抽冰尜。”

  美食胜地老道外,怎能不“吃货”频出?

冬天的回忆:闻一闻那些年饭菜的香 

  民间一直有“吃在道外”一说。对此崔先生深以为然。“膜拜哈尔滨的老道外。我从小在那里长大,至今仍然住在那里,38年了,钉子户一样地存在。”崔先生童年最难忘的是涮火锅。“小时候,在亲戚家吃过几回‘锅子’,就是木炭铜火锅,大概是闯关东那代人从山东河北带过来的饮食习惯吧。不是春节或是老人祝寿这样的重要日子,锅子是不会被拿出来的。那时候屋子小,人挤人围在桌前,大概是锅子的水汽,也不排除人多的因素,窗玻璃都上了比平时多好几倍的哈气,好像整个屋子都被这气氛给顶得大汗淋漓的似的。羊肉片基本都是手切的,有点厚,有点笨,涮起来不太爱熟,吃得人直着急。也有人家有木匠的刨子,刨出来的羊肉片就薄多了,是可遇不可求的‘精品’。调料也都是自配的,高级的腐乳汁是克东的,上讲究的韭菜花是当年的,解麻将也有不少说道,一个家一个味。但这几样东西搭在一起,用刚从锅里涮出来的颤颤巍巍还冒着热气的羊肉片那么一蘸,就是‘锅子’的味道!长大后才知道,涮火锅还有‘锅底’这一说,回想当年,所谓锅底就是一些海米、姜片、葱段、花椒粒之类的,要是谁家有个冻梭子蟹,用菜刀一切两半放到里面,就是极品锅底了!不过,梭子蟹往往刚熟,就被我们小孩捞出去吃了,这就是‘借味儿’的精髓。”崔先生还记得,每次吃“锅子”,都得有那么一位两位吵吵着头疼的,并不是当天的酒上头,而是因为火锅燃烧轻度的一氧化碳中毒。

  香在舌尖,热在心头

  对于资深吃货崔先生来说,东北饭菜的另一种精髓,便是“热乎”。“老道外被大家捧上天的几家店也都去过,不过并没有觉得像传说中那么神。在我心里,道外饭菜最香的地方,就是我家,是我爸妈的手艺!我坚信:我爸做的红烧肉和炖窝骨,我妈烙的糖饼,还有他俩一起包白菜馅和萝卜馅大馅蒸饺是‘世界级’的。”崔先生说,“风雪夜归人,老爷们儿顶风冒雪干了一天的活,晚上到家了,媳妇给端上热气腾腾的饭菜,有汤有水,有荤有素,还有烫好的小酒……那感觉是超越爱情的!我小的时候,我爸是装卸工,冬天下班回来,胡子、帽子、围脖上面都是哈气结的霜,一进门我妈就张罗让他吃饭,我觉得,这就是我爸和我妈的爱情!”

冬天的回忆:闻一闻那些年饭菜的香 

  钟先生说,东北农村的人情,比美食更有味道。“冬天农村人们互助合作精神很强,这家帮那家,说说笑笑就把粘豆包准备好了,这氛围比吃东西还解馋,还得劲!现在这个精神在农村还有。”

  崔先生说:“隆冬时节,若在家里吃到这些,便是无限的满足;若是在他乡吃到这样的味道,便是无限的思念。已经被写入DNA的家乡的味道,从舌尖味蕾,渗透到脑海心灵。”这深情的注解中,浓缩着只有东北人才懂的乡愁:一掀开锅盖,与热气一起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香味、喜庆的年味和暖暖的人情味。

文章来源:黑龙江广播电视报   作者:
分享到: 0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信箱Mail :dmhlj@sohu.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dmhlj@sohu.com

关于我们

黑ICP备15006614号 哈公网安备230100020044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证件号 : 黑B2-20160070

黑新网备 许可证编号:2332015001

关注我们
  • 最美龙江微信号

0.125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