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

浣湘绸,纹锦刻丝 哈尔滨老火车站

发布日期:2017-11-11

  作者:王允彦,飞雪漫卷冰城时出生在道外老城区;美丽的靖宇大街勾勒出我金色的童年;皎洁如月的学府泮宫,照耀我缤纷的少年时光;这座美学冰城,开启了我艺术生命的一支璀璨星系!微信号:UNIQUE20140130

浣湘绸,纹锦刻丝 哈尔滨老火车站 

  《浣湘绸,纹锦刻丝》宣纸上的哈尔滨火车站(旧址)

  浣湘绸,纹锦刻丝。虹状的柔波,不由地让我心中泛出一句徐志摩的:在康河的柔波里…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旖旎律动的走势、波浪状的走线以及大气的拱弧;外沿线条向两侧舒展延伸;内侧曲线闭合流畅,从而形成循环效果。建筑的走线:外放内收,使得建筑线条的节奏律动有致,营造出十足的动态!

  内外两条主干线条在厚度上又有层次之分。这层次的雕琢与若干大面积的平抹墙体形成疏密对比,使得建筑的形式疏密有致,进而使观赏者得到张弛有度的审美心理体验!

  擎挑拱弧的两支墩柱的设计,利用了力学作用的合理性。给观赏者以稳固、牢靠的心理暗示!另外,墩柱的端点与内外沿的两条走线的端点,都复归并卷曲于一个正圆形的几何浮雕。这个圆形几何浮雕的设计,与舒展绵延的主干曲线相互呼应;舒展与蜷缩相得益彰,彼此平衡,体现对比之美!亦可谓画龙点睛之笔;又像蜷缩的新芽,富于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允彦美学

浣湘绸,纹锦刻丝 哈尔滨老火车站 

  毋庸置疑,三者也都具有建筑审美的独立性。马迭尔宾馆的这一建筑部分:轻盈俏皮、精巧纤薄;中央大街63号建筑:华贵绵连、敦厚柔媚;哈尔滨老火车站:旖旎浪漫兼得舒展大气!

浣湘绸,纹锦刻丝 哈尔滨老火车站 

  其实,哈尔滨建筑中所蕴藏的惊艳美学,远不止这一例!常常流连于这些美丽的建筑之间,就不难发现更多哈尔滨建筑的魅力与惊艳!

浣湘绸,纹锦刻丝 哈尔滨老火车站 

  马迭尔宾馆的这一建筑部分:轻盈俏皮、精巧纤薄;中央大街63号建筑:华贵绵连、敦厚柔媚;哈尔滨老火车站:旖旎浪漫兼得舒展大气!

浣湘绸,纹锦刻丝 哈尔滨老火车站 

浣湘绸,纹锦刻丝 哈尔滨老火车站 

  重生中的Harbin交通枢纽

浣湘绸,纹锦刻丝 哈尔滨老火车站 

  旖旎律动的走势、波浪状的走线以及大气的拱弧

浣湘绸,纹锦刻丝 哈尔滨老火车站 

  内侧曲线闭合流畅,从而形成循环效果

浣湘绸,纹锦刻丝 哈尔滨老火车站 

  哈尔滨火车站即哈尔滨老站(当地人称它“老票房子”)建于1903年,1904年竣工,掐指一算已是一百多岁的年龄了。欧拉利娅·萨克里斯坦说:“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火车站纯粹是运送旅客的地方。随后,它逐渐变成了人们聚集的场所,甚至为人口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因为它把来自不同国家的人联系在一起。火车站还使城市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浣湘绸,纹锦刻丝 哈尔滨老火车站 

  建筑的走线:外放内收,使得建筑线条的节奏律动有致,营造出十足的动态!

浣湘绸,纹锦刻丝 哈尔滨老火车站 

  哈尔滨“老票房子”是一座典型的俄国新艺术运动的产物,由俄国建筑师基特维奇设计。在这幢车站修建之前,作为临时的票房子仅仅是一两幢木板房,旅客大都是修建这条铁路的工程技术人员、护路的军人、工人和他们的家属,不卖票,仅凭证件就可以上火车了。所谓的车站站台,不过是胡乱铺着木板和石头的烂泥地,没有广播也没有钟敲,火车开车或靠站全凭两手乱舞的站长吹哨子加嗓子喊。开车或到站也没什么准点,一切都是“看情况”。老火车站建成后,它不仅是哈尔滨这座城市的正式门户,也是俄罗斯新艺术运动建筑艺术在哈尔滨落脚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和始发点。所以,尽管我们心存极复杂的想法,它仍然是一幢有着纪念碑意义的老建筑。

浣湘绸,纹锦刻丝 哈尔滨老火车站 

  其实,这个“老票房子”并不是哈尔滨的第一座火车站,哈尔滨的第一座火车站应该是“松花江站”,这是一座临时性质的货运车站,位于紧贴着松花江边的大堤上,这样铺设的目的很清楚,就是便于将从俄国水运而来的铁路物资运到附近的铁路车辆厂去。而1898年10月在香坊设立的“哈尔滨驿”则算是正式的最早的火车站,后来改为“香坊站”。香坊火车站不大,一溜乳黄色的平房而已(当然也挺漂亮的)。而之后才出现“哈尔滨站”,指的才是前面所说的那座美轮美奂的“老票房子”。

浣湘绸,纹锦刻丝 哈尔滨老火车站 

  19世纪西方建筑界占主导地位的建筑潮流是,复古主义建筑和折中主义建筑。复古主义者认为,历史上某几个时期,如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形式和风格,是不可超越的永恒的典范,谁要建造优美的建筑就必须以那些历史上的建筑为蓝本,模拟仿效。折中主义者也认为建筑师的工作就是因袭已往的建筑模式,不同的是,他们认为不必拘泥于某一形式、某一风格,而可以把多种样式、多种手法拼合在一座建筑上。在复古主义和折中主义建筑潮流影响下,建筑师对实用功能和结构技术不甚重视,在他们的心目中万般皆下品唯有艺术高。这种建筑思想的主导方面是唯美主义,其大本营是巴黎高等艺术学院。因此,这样的建筑潮流又被称为学院派建筑。

浣湘绸,纹锦刻丝 哈尔滨老火车站 

  建筑领域中正在涌现新事物,社会生活要求建筑具有新功能,并且出现了新材料和新结构,这就同学院派建筑发生矛盾。例如,现代化银行的功能要求有形式复杂的大小房间,如果把它们统统纳入古希腊神庙式的建筑模式之中,在使用上是非常不便。而十几层的钢框架结构的商业办公楼仍用中世纪罗曼式建筑的石砌外形也是削足适履,徒增造价。因循守旧就会遇到难以克服的矛盾。19世纪中叶,伦敦水晶宫的设计和建造就是例证。1850年为建造伦敦世界博览会举行了国际设计竞赛,欧洲各国建筑师送去245个方案,没有一个被采纳,原因是博览会建筑要求在一年内建成,要有宽敞明亮的内部空间,博览会结束后又要能够方便地拆迁。当时的建筑师们对此束手无策,后来采用的是一位熟悉用铁和玻璃建造温室的园艺师的新颖的建筑方案。用工厂生产的玻璃和铁构件作建筑材料,利用预制装配的施工方法,在很短时间内就建成光线充足的大型展览建筑。这个事例表明保守的传统的建筑观念已不适应建筑发展的新形势。建筑学到了需要改造和发展的时候了。

浣湘绸,纹锦刻丝 哈尔滨老火车站 

  哈尔滨最著名的“老站”,直到今天还被后人津津乐道提起的老哈尔滨火车站,其实早已经消失了。所以,市民们的这种所谓的津津乐道,也是没底气的津津乐道,茫然的津津乐道。

  哈尔滨火车站即哈尔滨老站(当地人称它“老票房子”)建于1903年,1904年竣工,掐指一算已是一百多岁的年龄了。欧拉利娅·萨克里斯坦说:“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火车站纯粹是运送旅客的地方。随后,它逐渐变成了人们聚集的场所,甚至为人口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因为它把来自不同国家的人联系在一起。火车站还使城市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在它百年诞辰的时候我想写一篇文章纪念一下,终是因想法太复杂,加上斯者已逝,就算了。

  哈尔滨“老票房子”是一座典型的俄国新艺术运动的产物,由俄国建筑师基特维奇设计。在这幢车站修建之前,作为临时的票房子仅仅是一两幢木板房,旅客大都是修建这条铁路的工程技术人员、护路的军人、工人和他们的家属,不卖票,仅凭证件就可以上火车了。所谓的车站站台,不过是胡乱铺着木板和石头的烂泥地,没有广播也没有钟敲,火车开车或靠站全凭两手乱舞的站长吹哨子加嗓子喊。开车或到站也没什么准点,一切都是“看情况”。老火车站建成后,它不仅是哈尔滨这座城市的正式门户,也是俄罗斯新艺术运动建筑艺术在哈尔滨落脚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和始发点。所以,尽管我们心存极复杂的想法,它仍然是一幢有着纪念碑意义的老建筑。

  其实,这个“老票房子”并不是哈尔滨的第一座火车站,哈尔滨的第一座火车站应该是“松花江站”,这是一座临时性质的货运车站,位于紧贴着松花江边的大堤上,这样铺设的目的很清楚,就是便于将从俄国水运而来的铁路物资运到附近的铁路车辆厂去。而1898年10月在香坊设立的“哈尔滨驿”则算是正式的最早的火车站,后来改为“香坊站”。香坊火车站不大,一溜乳黄色的平房而已(当然也挺漂亮的)。而之后才出现“哈尔滨站”,指的才是前面所说的那座美轮美奂的“老票房子”。

  中东铁路公司不仅在铁路上有所作为,建了哈尔滨火车站,同时还开办了哈巴罗夫斯克定期的航运船,说清楚些就是陆路、水路(包括后来的飞机场)都打通了。所以,列宁同志在《火星报》上发表了“中国的战争”一文,痛斥沙皇在中国的侵略暴行。

  关于这一领域的论述,搞地方党史的研究人员有大量的文章可供参阅。

  那么,什么是俄罗斯新艺术运动的建筑艺术?不揣冒昧,我扼要地介绍一下,这样我们在游览城市、欣赏建筑和参观老房子的时候,能更好地把握其艺术特点和文化风格。

  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建筑即摩登主义建筑,可能对于摩登主义建筑我们有些人还不一定特别清楚,但是,我们可以从一些论述中找到答案:

  19世纪西方建筑界占主导地位的建筑潮流是,复古主义建筑和折中主义建筑。复古主义者认为,历史上某几个时期,如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形式和风格,是不可超越的永恒的典范,谁要建造优美的建筑就必须以那些历史上的建筑为蓝本,模拟仿效。折中主义者也认为建筑师的工作就是因袭已往的建筑模式,不同的是,他们认为不必拘泥于某一形式、某一风格,而可以把多种样式、多种手法拼合在一座建筑上。在复古主义和折中主义建筑潮流影响下,建筑师对实用功能和结构技术不甚重视,在他们的心目中万般皆下品唯有艺术高。这种建筑思想的主导方面是唯美主义,其大本营是巴黎高等艺术学院。因此,这样的建筑潮流又被称为学院派建筑。

  但是,建筑领域中正在涌现新事物,社会生活要求建筑具有新功能,并且出现了新材料和新结构,这就同学院派建筑发生矛盾。例如,现代化银行的功能要求有形式复杂的大小房间,如果把它们统统纳入古希腊神庙式的建筑模式之中,在使用上是非常不便。而十几层的钢框架结构的商业办公楼仍用中世纪罗曼式建筑的石砌外形也是削足适履,徒增造价。因循守旧就会遇到难以克服的矛盾。19世纪中叶,伦敦水晶宫的设计和建造就是例证。1850年为建造伦敦世界博览会举行了国际设计竞赛,欧洲各国建筑师送去245个方案,没有一个被采纳,原因是博览会建筑要求在一年内建成,要有宽敞明亮的内部空间,博览会结束后又要能够方便地拆迁。当时的建筑师们对此束手无策,后来采用的是一位熟悉用铁和玻璃建造温室的园艺师的新颖的建筑方案。用工厂生产的玻璃和铁构件作建筑材料,利用预制装配的施工方法,在很短时间内就建成光线充足的大型展览建筑。这个事例表明保守的传统的建筑观念已不适应建筑发展的新形势。建筑学到了需要改造和发展的时候了。

  ——这大抵就是摩登主义的意思。

  再简单地“消化”一下。摩登主义建筑的主要特征,简言之就是建筑线条和建筑形式相对严格。

  我感觉这类建筑特别愿意突现大玻璃窗。摩登主义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由于那个时代已经能够大量生产钢铁和水泥,它们是摩登主义建筑的基本元素。只有基本元素具备了才能打造出摩登主义建筑。妙不可言的是,得天独厚的哈尔滨正好处在森林资源丰富的黑龙江流域,建筑木材得来十分容易,同时又有大量的石料资源,石材的利用也十分便利,再加上哈尔滨水陆交通颇为通畅,这就给建造摩登主义建筑提供了丰厚的物质条件,使得当年在哈尔滨大搞摩登主义建筑的俄国建筑师们,既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建筑才能,也可以按照沙皇的野心以及他们个人的意愿,把哈尔滨建成东方的莫斯科。

  老哈尔滨火车站就是在这样的殖民立尝理论背景和自然背景的“支持”下产生的。

  建成后的老哈尔滨火车站,有些人则称它是俄罗斯浪漫主义建筑。这座长长的、两层的火车站,正面伫立着两个立柱,作为它的主体建筑的大门,并被一个弧线的墙连接着。上方是一扇扇椭圆形的巨大的玻璃窗,下面是一进一出两扇大门。这个建筑看似严格对称,又不尽然,因为在它的西面另有一个小型的垛墙,感觉它像一顶波斯人或是哥萨克人的帽子,而东面却没有这么突出且与之相对称的门垛,仅仅有两扇相距不远的大门,而这两扇大门的造型也各有不同。拉开距离看,丝毫没有不协调之感。

  车站的内部分为五个大厅,候车室分一、二、三三个等级。一等候车室只接待上流阶层的特殊旅客,二等候车室是洋人候车室,三等候车室是中国人候车室。车站内除设有售票处、站长室、警察室、行李房、问事处、医护室、广播室之外,还建了食堂、旅馆、酒吧、商店等。

  老火车站建筑整体呈黄颜色,在寒冷的哈尔滨会给旅人一种温馨的感觉,从而忘掉寒冷。不知为什么,我甚至觉得这座火车站的正面大门就像是一个抽象化了的老式火车头,而两边则是艺术化了的车厢。它们连接的方式,还有那弧形的屋顶,似乎都在有意无意地表现着这一点。是啊,它的确给人一种浪漫的感觉,难怪有人称之为“浪漫主义建筑”。

  解放以后,这座“浪漫主义建筑”曾经出现在哈尔滨卷烟厂生产的“特制哈尔滨香烟”盒上。只是这种红盒子的香烟突出的并不是哈尔滨火车站,而是把哈尔滨火车站作为衬景,突出站前广场的苏军纪念碑。“文革”期间,纪念碑被拆掉了,“特哈香烟”也随之消失。这大约是烟民们始料未及的事情吧。

  早年,哈尔滨火车站站前广场并没有很多人,比较宁静,通常的风景是:在老票房子的西侧有一个很大的铁邮筒,在火车站的门前停着两三辆老式汽车,其中能见到俄国人的斗子车,广场上的行人三三两两,广场的周围有一些用木板搭就的简易茶馆。茶馆里有旅人在那儿喝茶,也有便衣、小偷和制服警察在那里一边喝茶一边注视着往来的旅客。站前广场是由方石铺成的,广场上的斑马线全部是用像批萨饼大小的铜钉镶在地面上的,看上去富丽堂皇。是啊,我们要记住的不该仅仅是这幢建筑,我们还要记住它周围的环境、气氛、行人以及那里发生的故事。

  这座老火车站在轰轰烈烈的“大跃进”年代被拆掉了,这太可惜了。如果它毁于文革倒还情有可原,但毁于“大跃进”年代就让人有些想不通。要知道,如果把这幢火车保留下来作为铁路博物馆(哈尔滨有“铁半城”之称),将是一个重要的文化基地和旅游景点。但是,它被拆掉了。现在,我们只能看着老照片,极力地回忆,才能回想起老火车站的图案、装饰,变化多端的女儿墙、房檐,窗格上稀奇古怪的曲线、花边,还有那些细部的饰物。它真的是一幢不可多得的精美的建筑艺术品。这样的建筑艺术品在世界上也不多。我曾经在新西伯利亚看到过新西伯利亚火车站,当然那也是一幢不错的建筑,但是,比起哈尔滨这座老票房子就逊色得多了。

  老票房子被拆除以后,听说当地政府曾经要把哈尔滨火车站建得像北京火车站一样,以表达我们对党中央的热爱之情,对首都北京的向往之情……只是,这座建筑建建停停,停停建建,好长时间也没有把它彻底完成,经历了许多年之后才终于把主楼建起来。这座新建的主楼,我们既看不到浪漫主义的影子,也没有摩登时代的建筑特点,更谈不上新艺术运动的那种激情创造。它就是一个平板式的大楼,不是中式的,也不是欧式的,似乎也不能说是俄式的,倒有一点犹太式的东西在里面。总之,样子怪怪的。其实它也不十分的难看,只是无可奈何地觉得缺了些什么而已。

  哈尔滨老火车站建成后,后继行动就开始了。宣统二年(1910年)4月,中东铁路以哈尔滨站为立脚点,开始与南满铁路(原中东铁路支线的长春以南段)以及其他由日本在东北经营的铁路开始联运业务。1910年10月,又与俄国西伯利亚铁路贝加尔段实行联运。1912年2月,中东铁路管理局与英国伦敦托马斯库克父子公司(通济隆洋行)签订了全球客票、联运合同(伦敦——彼得堡——莫斯科——西伯利亚铁路——中东铁路——太平洋——加拿大——大西洋——伦敦)。1914年1月,中东铁路与京奉铁路开始联运,3月,中东铁路在长春建立宽轨车站。1916年9月,中东铁路哈尔滨总工厂完成第一批398台美国造铁路机车的装配任务。

  简直是乐不可支,得意忘形了。

  这期间还有一件重大事件需要提及:1909年10月26日上午9时,在老哈尔滨火车站的月台上,朝鲜义士安重根开枪击毙了刚下火车的日本内阁首相伊藤博文。在一篇资料上是这样介绍此事件的:“伊藤是日本明治时代侵华征朝的罪魁元凶,他曾四任内阁首相,三任枢密院议长,在他执政期间曾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夺去中国领土台湾,并将朝鲜置于直接统治之下,狂妄的伊藤没有想到,他的末日就在他踏上哈尔滨的土地那一瞬间。一个来自朝鲜黄海道的青年人早已将仇恨的子弹推进了枪膛。义士安重根后在旅顺监狱被害。”

浣湘绸,纹锦刻丝 哈尔滨老火车站 

文章来源:   作者:
分享到: 0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信箱Mail :dmhlj@sohu.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dmhlj@sohu.com

关于我们

黑ICP备15006614号 哈公网安备230100020044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证件号 : 黑B2-20160070

黑新网备 许可证编号:2332015001

关注我们
  • 最美龙江微信号

0.093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