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

一段关于哈尔滨英雄的历史:侯小古热血洒冰城

发布日期:2018-01-27

侯小古

  1934年春,哈尔滨市道里区西十五道街33号院门口悬挂着一块牌子,上面画着天马腾飞的图案,中间写有《天马广告社》几个艺术体大字。这是地下中共党员、诗人、画家金剑啸创办的,做为地下党联络左翼文化人的据点。

  院内三楼的一间阁楼里,萧军、萧红正在向金剑啸介绍一位同来的青年侯小古:“他父亲侯文阁是我在吉林时的知心朋友,1931年参加抗日义勇军,后来积劳成疾,病死在舒兰。他曾考入吉林的一所大学,‘九·一八’日寇入侵,被迫辍学,经地下党员李世超介绍加入共青团。去年春天,吉林地下党团被敌人破坏,他随时有被捕的危险,现在来到了哈尔滨…”金剑啸望着这位中等身材、20刚出头的青年,听着萧军介绍:“这小伙子有点才气,能作诗、画画、弹琴、拉二胡,墨笔字也写不错。给你当个助手,会有更大的长进呢!”金剑啸爽快地留下了这位小古兄弟。

  原来侯小古为了继续革命征途,毅然告别困苦的家庭,洒泪离别了年迈慈祥的奶奶、寡母和四个年幼的妹妹,来到哈尔滨。本来打算找原吉林女子师范学校教员、中共地下党员、他的入团介绍人李世超,但当时党处在秘密状态,一时找不到,便找到萧军,经他引荐,在《天马广告社》站下了脚。

  后来的一年多时间里,在金剑啸的指导下,侯小古参与广告制作,同时还结识了一批当时在哈尔滨的进步文化人。在与进步文化人的结交中,他的思路更开阔了,手中的笔触更充满了革命激情,他用小古、小谷、化元作笔名,在当时哈尔滨最有影响的报纸《国际协报》副刊上发表诗文,揭露敌人,呼吁人们起来战斗。当年秋天,经人推荐,还在道里税捐局谋取了一个小职员的职位,一来有个职业做掩护,二来又有薪金收入,维持生活和补贴家庭,也有了临时住处。

  哈尔滨口琴社于1935年4月1日成立,地址在道里西四道街2号楼上,表面上是口琴爱好者的团体,实际上是中共地下党员姜椿芳等创建的宣传抗日、爱国、团结和教育青年的党的外围组织。侯小古经姜椿芳等推荐担任口琴队队长,口琴社成员最多时达200多人。

  侯小古密切配合口琴社社长袁亚成,很快地把一批进步青年团结在自己周围,成为口琴社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人物。很多人亲呢地称呼他“小古哥”。小古哥学习口琴非常认真,一个多月就熟练掌握了小口琴、中口琴,乃至最难吹的低音大口琴—倍斯口琴,并且能吹奏十几首中外名曲,其中有难度较大的《双鹰进行曲》、《伏尔加船夫曲》、《茶花女》、《卡门》、《汉宫秋月》等等。

  1935年下旬,经过充分准备与曲折工作,哈尔滨口琴社演奏曲终于在哈尔滨放送局播出了,于是他们组建一个“广播话剧团”,决定利用广播剧的形式,宣传反日救国思想。孔繁绪担任团长,侯小古任“指导”。当时放送局的“满语”(汉语)广播,由日本广播员负责播音,奇腔怪调,几乎没有人愿意听。放送局局长植田三郎急于改进,所以这个“广播话剧团”被日伪统治者接受了,于是TFMY(哈尔滨中央放送局的代号)话剧团出现在广播电波里。

  话剧团先后播出田汉的《湖上的悲剧》、郭沫若的《棠棣之花》和自编的《爱国魂》等节目,并在演播时进行了“加料”,以唤起听众的爱国悲愤激情。1935年12月31日,哈尔滨口琴社在道里区巴拉斯电影院(现兆麟影院)举行首次演出。乐曲震撼着人们的心灵,观众被深深地感动了,没有文字,没有画面,却对音乐的语言心领神会了。

巴拉斯电影院的口琴社演出广告

  《大北新报画刊》原是日本人山本办的,内容不受日伪警特机关审查。后来这个《画刊》越办越糟,销路大减,主编撤出,只好暂时停刊。承办人孙惠菊找人接办。1936年3月初,哈尔滨口琴社决定集资接手《画刊》,侯小古掏出自己仅有20元的钱。而后他把饱满的革命激情投入到《画刊》的工作上来,组织稿件,拉广告,跑版,做杂活,还抽出时间写些诗歌文章,成为姜椿芳和金剑啸的强有力的助手。《画刊》越办越好,除了刊登些中性色彩的文章、小说、仕女照片外,每期都刊出隐晦的反对日伪统治的诗文,介绍苏联名作家高尔基、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和中国革命作家鲁迅、郭沫若的作品,这些战斗性很鲜明的作品,因不受审查而能得以发表出来,受到爱国群众的热烈欢迎,《画刊》的销路大增。

  1936年6月10日,因《画刊》登载高尔基病危的消息,敌人立即举起屠刀,残酷镇压。6月13日敌伪宪特封闭了《大北新报画刊》社,逮捕了姜椿芳、金剑啸等许多人。过了一个多月,姜椿芳被党组织营救出狱;金剑啸却因为牵连着《黑龙江民报》案,被敌人押解齐齐哈尔,1936年8月15日在齐齐哈尔市北门外英勇就义。

  1936年夏季开始时,敌人的魔掌再次伸向《大北新报画刊》,并要对哈尔滨口琴社下毒手。面对这种险恶的情况,口琴社决定暂停活动,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大多数骨干人员都到外地去躲避了。大家劝侯小古也暂避一时,甚至有人告诉他已经上了黑名单,但他却坚定而深沉地说:“你们尽管去吧,我要留下来同敌人斗争到底!”

  1937年4月15日,日伪宪特“四·一五”大逮捕开始了。4月18日,哈尔滨警察厅特高科逮捕了侯小古等10余人,并把此案当成*********案呈报伪中央警务司。被捕的人都受到严刑拷打,侯小古身有武功,受刑时不喊不叫,运气咬牙挺着,还厉言痛斥敌人。虽然敌人的皮鞭能打断小古的筋骨,却征服不了英雄的高尚心灵。连负责审讯的哈尔滨警察厅特高科长、臭名昭著的日本特务小林,私下里也哀叹,侯小古是他审讯中遇到的最“顽固”的人。

  1937年7月,经伪第四军管区军法处会审,以哈尔滨口琴社主要案犯、第三国际*********员等罪名判处侯小古死刑。9月23日,侯小古在哈尔滨市太平桥圈河壮烈就义,年仅24岁。

  (作者系哈尔滨市档案局办公室副处长)

文章来源:哈尔滨市档案局   作者:
分享到: 0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信箱Mail :dmhlj@sohu.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dmhlj@sohu.com

关于我们

黑ICP备15006614号 哈公网安备230100020044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证件号 : 黑B2-20160070

黑新网备 许可证编号:2332015001

关注我们
  • 最美龙江微信号

0.125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