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

中东铁路与黑龙江地区历史上的“一带一路”

发布日期:2018-01-05

  黑龙江省历史上的“一带一路”是和中东铁路的修建和运行分不开的。中东铁路是沙俄为了掠夺和侵略中国,控制远东而于1896—1903年在中国领土上修建的一条铁路,“中东铁路”作为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一条支线,100多年间从未间断过运营。以哈尔滨为中心的绥芬河至满洲里、哈尔滨至大连构成的“T”字型干线铁路,是联结亚欧重要贸易大通道。中东铁路的修筑虽然是沙俄殖民者对外扩张的产物,但沙俄的殖民侵略亦把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方式、市政管理、域外文化带进了铁路沿线地区,使黑龙江省能够在短短的一二十年内发生了很大变化。可以说,中东铁路极大地改变了我国东北特别是哈尔滨地区的经济社会形态。

 

  中东铁路示意图

  人口流入逐年增多。黑龙江省属高寒之地,自古地旷人稀,有史少文。随着中东铁路的建设和运营,激发了东北特别是黑龙江地区的人口流入。农产品的出口需要开垦新的土地,扩大播种面积。农业和畜牧业迅速发展,国内各地的农民纷纷流入黑龙江。据史料记载,1901年至1905年期间,仅哈尔滨一地,从事市政建设的中国工人有1.5万以上;中东铁路沿线,参加建设的中国工人高峰期达20万。1891年至1908年,东北地区的人口由810万人增至1 580万人。仅在1903至1905年间,经中东铁路运往东北的关内移民即约150万人。可见,短期内迁徙人口之多、规模之大。

  铁路运输更加便利。中东铁路的开通使客货运输更加便利。以客运为例,以往外国移民走海路总共需时约4个月,其中包括2个月的海上航期以及在集合地点汇聚、在敖德萨候船、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登记注册和登岸,而经由铁路,移民可在3个星期内抵达远东。由于路程缩短,移民从俄国欧洲部分到达远东的旅费降低了三分之二,同时大大缩短了旅途时间。1903年11月1日,哈尔滨至海参崴间客运列车通车。1906年3月14日,哈尔滨至伊尔库茨克国际客运通车。1928年5月21日,中东铁路哈尔滨站开始发售至柏林等地国际客票。以货运为例,中东铁路改变了中俄贸易的地理趋向。中东铁路通车后,乘火车从中国或日本经西伯利亚到西欧比经海路可少用16-18天。西伯利亚大铁路对于转运急货、邮件有特殊重要的意义。1895年俄国出货中仅有6.2%是经由远东边界输出的,而1914年已达到56%。

  新的区域性商业中心纷纷出现。中东铁路沿线和新放垦地区出现的许多新城镇,成了新的区域性商业中心。原有城镇也因铁路的建设和松花江航运的发展而进一步增强了区域性商业中心的地位。工农业的发展、列强对黑龙江地区农产品的需求及向该地区推销商品,促使黑江地区商业贸易迅速发展。其表现之一是各地店铺数量的显著增加和规模的扩大。据1907年统计,哈尔滨中东铁路附属地内计有各类店铺和商业机构1 967家,其中绝大多数为俄国人所经营,少数为其他外国人和中国人所经营。中国店铺著名的有30家,其中14家经营欧洲食品杂货、日本制品、食品杂货及旅馆业;资本金6万元者1家,6.5万元者1家,7万元者2家,8万元者2家,11万元者1家,12万元者1家,13万元者1家,14万元者2家,16万元2家,56万元者1家。哈尔滨傅家甸(今道外区)有25家较大的中国店铺,经营服装、食品杂货、粮食、药品、糖果点心、瓷器和铁制、批发贸易、欧洲食品杂货、货物运输等业,其资本金1 000元者l家,3 000元者1家,5 000元者2家,6 000元者1家,7 000元者1家,8 000元者3家,1万元者1家,1.2万元者l家,1.3万元者1家,1.5万元者2家,1.8万元者1家,2.1万元者1家,3万元者1家,3.5万元者1家,资金不明者4家。需要说明的是,与粮食贸易有关的大店铺,包括烧锅、油房、磨房在内,因为它们既是生产者,也是自己产品的销售者,又大都兼营杂货贸易等业,所以它们往往是手工业、商业兼而有之。另外,因为粮食是黑龙江地区贸易的大宗,所以从事粮食贸易的大店铺往往也是当地的大店铺,代表了当地商业发展的水平。这只是指一般情况,也有特殊情况,如齐齐哈尔,因当地粮食很少外运,经营粮食的店铺数量少,规模也小,所以从事粮食贸易的大店铺并不能代表当地商业的发展水平。随着店铺数量增加和规模扩大,不少地方建立了商会组织。根据1903年商部奏定的商会简明章程,于省城设立商务总会,于其他城镇设立商务分会,以管理和协调各店铺的商业活动。

  对外贸易快速发展。中东铁路的运营,打开了东北对苏俄和欧洲的新通道。中东铁路通车后,乘火车从中国或日本经西伯利亚到西欧比经海路运输时间的缩短,使中外贸易快速发展。1915年以前,中东铁路是连接俄远东地区与俄国欧洲部分的主要交通动脉。1895年,中国自俄国进口的商品总额为500万卢布,其中经新疆输入占74.5%,经黑龙江输入仅占6.2%。1903年中东铁路通车当年,即从东北运出农产品367 385普特,由俄国输入商品1 404 800普特(1普特等于16.38公斤)。1906年至1911年,东北输往俄国的粮食从216万普特增至1 560万普特。到1914年,俄国经黑龙江的出口额增长15倍以上,占俄对华出口的56%。沙俄西伯利亚地区所需粮食“已全由满洲输入,而满洲为西伯利亚米仓。”东北地区的大豆、皮毛等货物,还经铁路远销欧洲各国。1909至1911年,由东北经铁路运出的大豆分别为1 600万普特、1 800万普特、2 700万普特。经中东铁路输入、输出商品量,1913年为88.2吨、1920年为128.19万吨、1925年为284.09万吨。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哈尔滨的进出口贸易额,曾一度位居中国海关之首。

  外来产业初步形成。最先出现的是与铁路相关的建筑、维修、制造、通讯等产业。随着中东铁路的延伸,客货运站舍、员工住宅、管理机关以及学校、医院、俱乐部等附属设施应运而生。1903年12月,中东铁路哈尔滨总工厂成立,不久员工即达3 000余人,其中三分之一为外国人。1905年,俄国在哈尔滨设立无线电信局。随之兴起的还有榨油、制粉、酿酒等食品工业。1900年,在哈尔滨建立了第一家机器面粉厂,即满洲第一面粉公司;第一家啤酒厂,即乌卢布列夫斯基啤酒厂。1904年建立了老巴夺烟草公司。据史料记载,仅哈尔滨一地,1919年计有面粉厂18家;1928年计有制油厂53家,制糖厂2家。与此同时,商贸金融等服务业也快速发展。1900年5月,俄商在哈尔滨香坊设立秋林洋行分行。据1907年的统计,“哈尔滨及中东铁路附属地内计有各类店铺和商业机构1 967家。”据《哈尔滨市地址指南》刊载,1926年全市即有进出口公司43家,日本系、英美系、上海系、犹太系等金融保险机构34家,律师事务所24家。

  西方文化迅速流入。随着中东铁路建设、日本入主南满铁路,以及一战爆发和苏俄“十月革命”,大批国外移民纷纷涌入我国东北。大量俄欧移民的流入,推动了共产主义学说以及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1907年5月14日(俄历5月1日),中俄工人5 000余人在松花江十字岛、市立公园集会,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第一个把《国际歌》译成中文的瞿秋白,就是1920年10月赴俄国考察途经哈尔滨,第一次听到了《国际歌》。西方文化的流入,带动了教育、传媒等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教育方面:自1898年10月中东铁路局在哈尔滨香坊开设第一所铁路小学,至1922年,归中东铁路学务处管辖的学校有中小学校47所,男女学生8 813人,到1935年,中东铁路沿线仅俄国人开办的学校就达60余所。1906年3月,哈尔滨男子商业学校开学,同年10月,女子商业学校开学。1907年,中东铁路局创建哈尔滨铁路技术学校,1920年改称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1938年1月更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1920年开设哈尔滨法律大学。1926年,伍连德博士创建哈尔滨医学专科学校,1938年更名为哈尔滨医科大学。据1934年的统计,哈尔滨人口总数500 526人,其中接受初中级教育者132 805人,占总人口的26.53 %。这一比例当时在国内是相当高的。报刊传媒方面:自1901年8月俄国人在哈尔滨创办第一份报纸《哈尔滨每日电讯报》,至1916年,俄国人在哈尔滨创办的报刊总计39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由中东铁路局创办的中文日报《远东报》。到1922年,哈尔滨的俄文报刊多达70余种。哈尔滨在文化事业方面:1899年5月捷克爱米尔家庭小乐队来哈演出,是我国首次举办的西洋室内音乐会;1901年3月开办中东铁路俱乐部图书馆,是我国最早的现代公共图书馆;1905年,俄国人科勃采夫在哈尔滨开办电影院,是国内第一家电影院;同年,俄国人在哈尔滨组织“北满赛马协会”,是我国最早的现代赛马运动组织;1907年,俄侨在哈尔滨创办了哈尔滨体育会,并修建了带有标准自行车赛道的田径场,这也是我国最早的人工滑冰场;1913年10月,中东铁路俱乐部举办巴黎画家作品展,展出70多名画家265幅作品,一时轰动国内外;1919年,中东铁路俱乐部交响乐团成立,被誉为“远东第一交响乐团”;1921年5月,马申等4名俄侨音乐家发起创办哈尔滨第一音乐学校,为我国第一所现代音乐学校;1922年,哈尔滨举办中国首次国际选美大赛,同年9月,东省文物研究会在哈尔滨成立;1925年7月,苏联著名音乐教育家狄龙和戈尔德施京在哈尔滨创办格拉祖诺夫高等音乐学校。俄罗斯学者叶莲娜·塔斯金娜称哈尔滨“曾被誉为远东地区俄罗斯境外最大的文化中心”。

  中西文化相互交融。随着中东路的修建和开通,俄国和西方的文化、日本和朝鲜半岛的因素以及我国中原地区的传统文明化通过铁路的物流、人流、信息流大量涌入了黑龙江地区,进一步地强化了当地文化的多元性。特别是上个世纪的头20年中,三四十个国家总数多达20万左右侨民的涌入哈埠,几乎占全市人口的一半,而与当地的我国居民形成了华洋杂处的局面,于是不但大大促进了中外各种文化的互动和交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相互之间的渗透和交融;当地的华洋居民之间、土著与移民之间越来越习惯于相互容纳与和睦共处,乃至于出现了“混血人群”的繁衍,“二毛子”或“三毛子”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这里既看不到 “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标牌,也不存在盲目排外的举动,不同肤色和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完全可以争芳斗艳、共谋发展。尤其是当数以万计的“白俄”家庭(其中也包含了大量的犹太人)遭遇“红色恐怖”而不得不逃离本国的时候,正是哈埠成了他们所能找到的最为安全的避风港;当本地爱国人士为抵制殖民文化的渗透蚕食而发起修建象征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庙时,有好多外侨人士大量捐款,鼎力相助。饮食习俗方面的相互渗透更是数不胜数、司空见惯,好喝啤酒、喜吃“咧巴”和红肠乃至江边的野食聚餐本来是洋人的爱好却逐渐成为当地国人的习尚,而国人煎炒烹调的美味佳肴以及饺子、包子之类食品也越来越被当地西方人所爱好。至于语言方面的相互影响就更是冰城的一绝了,诚如当年瞿秋白同志所指出:“哈尔滨上上下下都能讲几句洋泾滨的俄国话”,老老少少讲俄语成为一时的时尚;当然,当地的许许多多洋人也学会了中国话。不止于此,就连哈尔滨的汉语中也越来越多地掺杂了外来语成分,诸如“喂得罗”(水桶)、“布拉吉”(连衣裙)、“玛达姆”(妇女)、“格必旦”(军官)、“笆篱子”(监狱)、“洌巴”(面包)、“格瓦斯”(饮料)、“沃得克”(烧酒)之类不胜枚举,堪称名符其实的“两合水”语言。

  哈尔滨成为闻名遐迩的国际大都市。哈尔滨人的包容与开放加快了城市的迅速腾飞,哈尔滨成为当时闻名遐迩的国际大都会。无论是建筑形式到文化艺术风格,还是居民饮食习俗的多样以至人们言谈举止的五花八门,可以说不同程度地体现了中外合流、土“洋”结合的因素。因此获得了“东方莫斯科”和“小巴黎”的盛誉。1899年,哈尔滨的侨民已达1.4万人,其中包括俄罗斯、波兰、格鲁吉亚等28个民族。1903年东铁路工程局在哈尔滨地区首次进行人口登记,计有中国人28 338人、俄国人15 579人、日本人462人、其他200人。据1912年的统计,哈尔滨市有俄国人43 091人,占当时全市人口63.7%。另据满铁经济调查会的统计,1923年11月,哈尔滨人口总数380 206人,其中外国人196 510人,占51.7%。至上世纪二十年代,仅哈尔滨就聚集各国犹太移民约2万人,波兰侨民7 000余人,成为远东最大的犹太和波兰侨民社区。此外,还有日本、朝鲜、捷克、希腊、格鲁吉亚、匈牙利、南斯拉夫、乌克兰、亚美尼亚等国家的侨民社团组织。自1898年6月俄国在哈尔滨香坊军官街设立东北首座东正教堂,至1931年,仅哈尔滨东正教区就设立46座教堂。与此同时,俄国、波兰、德国、亚美尼亚等国侨民陆续兴建了一批基督教、天主教和犹太教教堂,并由政府出资兴建了伊斯兰寺院。哈尔滨一时成为中国设立教堂种类最多的城市。1907年至1929年期间,相继有俄罗斯、日本、美国、法国、西班牙、德国、英国、比利时、荷兰、丹麦、瑞典、捷克斯洛伐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格鲁吉亚、葡萄牙、立陶宛、波兰、意大利、匈牙利、芬兰、苏联和远东共和国等23个国家,在哈尔滨市设有领事机构或代表处。一时间,风格各异的欧式建筑遍布城区,既有俄国与欧洲的各种艺术风格,例如巴洛克、古典主义、折衷主义、埃尔诺贝式的建筑作品以及俄罗斯式木结构的杰作,又有我国传统建筑风格的再现,诸如青砖灰瓦、雕梁画栋、飞檐斗拱、大屋顶与四合院之类,以及遍布道外、香坊和太平各大街小巷的土生土长的泥坯草房等等,这些中西建筑既参差错落、多彩多姿而又相谐成趣、互相包容。哈尔滨与香港、上海并称为中国三大欧洲风格的“市邑之一”。可见,哈尔滨当时的开放格局和国际影响力。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战略构想,黑龙江省委主动跟进,立足龙江实际,把贯彻落实“一带一路”战略作为老工业基地振兴和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统领,在黑龙江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利用满洲里至绥芬河铁路通道,打造一条起自黑龙江通达俄罗斯和欧洲腹地的新‘丝绸之路’”的目标并提出了构建“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总体设想。黑龙江省档案馆馆藏有大量的有关“中东铁路”方面的档案,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黑龙江省档案局(馆)将充分利用馆藏“中东铁路”档案资源丰富的优势,在“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充分发挥档案馆“资政辅政”作用,提供系统、准确、有参考价值的档案信息和档案研究成果,使档案信息成为推动“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的信息源和思想库,为推进“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做出档案部门最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杜宇新.中东铁路述略.资政文史.第15期.2017.6.8

  2.辛培林.张凤鸣.高晓燕.黑龙江开发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6

  3.[苏]加.尼.罗曼诺娃.远东中俄经济关系.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8

  (作者系黑龙江档案编辑部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   作者:
分享到: 0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信箱Mail :dmhlj@sohu.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dmhlj@sohu.com

关于我们

黑ICP备15006614号 哈公网安备230100020044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证件号 : 黑B2-20160070

黑新网备 许可证编号:2332015001

关注我们
  • 最美龙江微信号

0.140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