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转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包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当前,我国正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除了物质生活外,在核心价值、意识形态、思想道德、文艺、审美以及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环境安全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因此,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着力解决好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大力提升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厚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底。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传承,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与智慧。坚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构建文化引导力、影响力、凝聚力,就应该大胆地借鉴和汲取,以厚植社会主义文化根底。首先,要汲取传统官德与官僚体制智慧中的精华部分,滋养现代官德、官制。除此之外,还要借鉴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智慧与传统礼乐教化智慧中的精华,这不仅要汲取传统礼制观念,而且要汲取传统教民化民的诗教观念。无论是宋代的朱熹,还是明代的王阳明,尽管在思想观念上有理学与心学的分疏,但在为政目标上始终保持一致,就是以兴学校、明教化为先,注重宣传儒家教化思想,启迪民智,树立民德。一些地区倡导写村志立村风、编家谱创家训和开展社区(乡村)大讲堂的做法,不失为一种富有现代意义的尝试。
永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红色基因。从中国*********建党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28年的奋斗史、苦斗史,熔铸、淬砺、积淀并最终形成了宝贵的革命文化精神。这种精神,将会成为一种红色基因,为新时代的思想文化建构注入无穷活力。这就要求,第一要深入挖掘革命文化的现代价值,正确把握理解包括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抗联精神在内的红色文化及内在的一致性。第二要加强红色文化传承与创新转化。当前,为什么会出现一些否定党史、丑化英雄的言行,除了所谓西方思潮作祟外(如历史虚无主义),革命文化传承与创新转化不够深入,也是一个重要原因。除了建造烈士纪念碑、烈士陵园、老一辈革命家故居等传统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外,还要结合新技术、新手段、新理念,不断创新传播途径,让革命文化、红色基因更具合法性、普遍性和现代性,更加充实可信,更加深入人心,更加感人肺腑。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否定国史、丑化英雄的不良言行时,自觉说不,自觉进行抵制。
锻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增进文化自信和文化活力,加强思想文化的话语权、引导力建构,弘扬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和传承新民主主义革命精神,归根结底,还是要建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但促进人自由发展的文化不能是全部的文化,只有体现时代精神的先进文化才能促进人的发展。为此,首先必须打造现代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但要培育践行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还要积极培育家庭秩序和现代为政核心价值观。现代为政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个有机结构,其中属于社会政治规范的价值观念有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属于社会道德价值观念的还当属“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 其次在进行文化建设时必须融入核心价值,特别是公共文化建设。文化自信和构建文化话语权,是贯穿于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之中的。搞好文化建设,就一定要自觉融入核心价值观,做到深入推进先进文化的培育。
增强文化说服力与吸引力。在新形势下,能够讲好中华文化,不断增强说服力与吸引力,产生广泛的国际影响,讲好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讲好五千年文明价值的普遍性,尤其是儒家传统治国理念和制度以及承载的文本文献系统。不仅要向国内讲好,而且要向国外讲好。为此,就要培育壮大人才队伍,建立完善相关政策保障机制,不断实行推动文化走出去战略。国家软实力不仅包括文化、价值,还包括政策战略和机制。政策战略,包括外交战略在内,既是软实力的来源,还是重要保障。只有文化软实力和战略软实力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更优的作用。中国的文化,比如孔子学院对世界各国有软实力,但同时,中国对世界各国的外交战略也应当有软实力,二者结合好,才有“巧实力”。
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我们必须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道路,激发党、国家和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俄讯
热点
旅游
信箱Mail :dmhlj@sohu.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dmhlj@sohu.com
最美龙江微信号
最美龙江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