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奎县人民医院患者可自助打印检查报告单,省时又省力。黑龙江日报记者程瑶摄
□文/摄 黑龙江日报记者程瑶
身体不舒服,随时前往乡镇卫生院挂号看病,用乡镇一级的收费标准和报销比例,就可以享受到县级医院甚至三级医院的各项医疗服务。疑难病想看县医院的主任专家,也不用再奔波、排队,只要向乡镇卫生院提出申请,最快不出一小时,百里外的专家就会在远程会诊室里与患者“面对面”……记者在望奎县的基层医疗机构蹲点几天发现,这些基层农民盼望的医疗福利,在这里都已变为现实。该县医疗联合共同体(以下简称“医共体”)的建设,不但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更打通了健康扶贫的“最后一公里”。
上下联动 看病不再难
望奎惠七满族乡卫生院是最早进行“医共体”试点建设,也是最早因此受益的卫生院之一。记者刚到卫生院,就被院长唐景明领进了大门左手边的中药房。“以前患者少,哪敢上这么多药材?现在患者多了,资金也充足了,看这药柜,有一百多种中药了。”站在整整一面墙的抽屉式中药柜前,唐院长兴高采烈地对记者说。话音刚落,门诊大厅就传来了一阵嘈杂声,记者跟随唐院长出门查看,原来是一位农民因呼吸困难被送来就诊。接诊医生刘艳丽经初步检查认为其情况较重,立刻向望奎县人民医院会诊中心提出了远程会诊申请。20分钟后,县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付玲玲等医生出现在了远程会诊室的大屏幕前。经会诊,这位患者宁杰患上的是肺心病,医生们立即为其出具了住院治疗方案。“以前从来没想过,在家门口的卫生院居然能这么方便看上县医院的专家。到县里住院还得排号,现在乡里住院条件也不错,我们就留在乡里住院了。”宁杰的家属这样告诉记者。
几天的蹲点后,记者亲身感受到,远程会诊,只是望奎“医共体”建设为基层百姓带来的便利之一。这种“一二三级医院+村卫生所”四位一体、双向共赢的医疗联合模式,不只是简单地把县级医院的医生和医疗资源下沉到乡村一级,而是通过人才共享、技术支持、检查互认、处方流动、服务衔接等多种方式,让各级医疗资源物尽其用。通过实现“县医院有多大,乡镇卫生院就有多大”,切实解决基层农民“看病难”问题。
望奎县卫生局副局长沈丽惠告诉记者:目前,望奎全县18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服务中心已分别与望奎县人民医院、望奎县中医院成立两个“医共体”。县里投资1300余万元完成了全县乡镇卫生院门诊楼建设和诊疗设备更新;将85个村级卫生室全部升级和改造达到四室一房标准。县级医院除选派骨干任乡镇卫生院挂职业务副院长,组织专家每周两次到卫生院出诊看病、查房带教外,还帮助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立起了医院管理系统、电子处方系统、电子病历系统、远程会诊系统等现代化软硬件设备,并直接接入县级医院系统内。不但提升了基层医院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程度,更使“小病首诊在基层、大病在县内、康复治疗回基层”的良性就医格局得以实现。自“医共体”建立以来,望奎县级医院累计上转病人100多人次,下转病人则达到400多人次。
多管齐下 解决“看病贵”
“要是在县医院住院,我这病核销完最少也得花3000多元,现在在乡里住院,核销完也就花1000多,家人护理我省下的路费住宿费就更多了。没有这政策,我这病还真是看不起啊。”在望奎县人民医院,来做复检的望奎农民赵永双笑着对记者说。今年57岁的赵永双与老伴每年就靠18亩地的7000元收入维生。几天前,她因脑梗症状前来就诊,医生检查发现她的肝部也有问题,于是为她开出了脑部核磁和肝胆彩超检查申请。赵永双拿着这份申请前往县人民医院,凭借“医共体绿色通道”,不用再次走门诊和挂号就直接完成检查并返回。随后,她的检查结果就直接回传到了乡镇卫生院的系统上,不但可以在电脑和医生手机客户端上直接查看,还可以从县医院为卫生院免费提供的胶片打印机中打印出来。
“以前基层患者少,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很多辅助性检查做不了,确诊率不高。现在县医院的先进设备变成了我们的设备,他们的专家也成了我们的专家;但我们的报销比例是90%,县级的报销比例是70%,患者当然愿意留在家门口治病了。”惠七卫生院院长唐景明说。
通过在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蹲点和走访记者了解到,通过“医共体”的双向转诊、医疗资源共享、结果互认,农民看病住院不再“怕花钱”。为了切实解决“因病致贫”问题,望奎县还出台了一系列“健康扶贫”保障措施。“县里为10737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免费健康体检,取消了贫困人员乡镇卫生院住院起付线。县级医院住院、县外就医和商业大病保险起付线也大幅降低。持卡扶贫对象在县医院内就医全部免收挂号费、救护车接诊费。专门开通了医保直报窗口,新农合住院患者在核销基础上,诊疗费、床位费再减5个百分点,并且可以“先诊疗、后付费”。如果新农合持卡贫困户患上的是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等9种大病,所需医疗费用将全部由医院先行垫付,发生的费用通过新农合、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全部核销。”望奎县人民医院院长于占海介绍说。
留住人才 让基层医疗活起来
“去年全年住院患者才40多人次,门诊3800人次,全年收入45万元。今年仅前6个月,住院患者就已达328人次,门诊5500人次,收入94万元,预计全年有望突破200万元。门诊医生的收入更是每月平均增加1000多元。多亏有了‘医共体’,患者多了,收入翻番,年轻人也来了。再也不是过去的‘一潭死水’,大家干劲可足了。”细数“医共体”制度实施后惠七卫生院的巨大变化,已经在基层坚守了十几年的唐景明很是激动。
在惠七卫生院检验科,几张青春活力的面孔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力。笑容甜美的90后刘洛楠是刚从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分校毕业的“科班生”。她说,以前像她这样正规医学本科毕业的学生,很少有人回乡镇。尤其是她学的医学检验专业,更是想回也回不去,因为很多乡镇卫生院根本没有检验科。“医共体”成立后,她回家乡、回基层也有了“用武之地”。不久前刚通过了考试成为了一名检验师,以后就能更好地为父老乡亲们服务了。
比刘洛楠更早来到惠七卫生院的药剂师宋媛媛同样是正规医学本科毕业生,已通过了执业医师资格证考试。这样的年轻人能选择留下,是让唐景明们最开心、也最欣慰的事。“人才匮乏一直是乡镇基层医疗部门最难解决的问题。有了‘医共体’,不但医学大学生回来了,县医院还统筹安排乡镇卫生院医生到各科室进修学习,乡村医生的业务水平和临床经验也增加了。留住人才,就留住了希望啊!”先锋镇卫生院王晓娟院长颇为感慨道。
俄讯
热点
旅游
信箱Mail :dmhlj@sohu.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dmhlj@sohu.com
最美龙江微信号
最美龙江微信号